近期,中國地質大學黃金珠寶校友會(籌)組織校友前往深圳珠寶博物館參觀交流。今年七月,黃金珠寶校友會(籌)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強國建設下珠寶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主題會議,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隆重召開,黃金珠寶校友會(籌)正式宣告成立。目前,已有近兩千三百名校友加入黃金珠寶校友會(籌)。在校友的團結與支持下,黃金珠寶校友會(籌)始終致力于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黃金珠寶產業在強國建設背景下的創新發展路徑。此次活動正是校友交流黃金珠寶行業信息,助力國家黃金珠寶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恰逢2025中國(國際)珠寶時尚周『知遇?匠心』設計師原創作品聯展盛大舉行!來自多個地區的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專業校友齊聚深圳,在面積0.9平方公里、匯聚超萬家注冊企業的“中國寶都”深圳水貝附近,沿著“與萬物對話、與匠心共鳴、與時代同頻、與知者相遇”的脈絡,開啟了一場涵蓋珠寶材料與工藝、文化輸出與匠心設計的完整且璀璨的探訪之旅。
重磅亮點:館長親講!專屬“地大人”的深度解讀
本次參觀活動中,最令人期待的環節當屬深圳珠寶博物館王振館長親自為校友們進行講解。王館長以專業且生動的方式,深入揭秘了聯展背后設計師的創作故事,以及珠寶從原石到成品所蘊含的匠心雕琢歷程。此外,王館長還精彩地分享了“中國寶都”深圳水貝的發展歷史,以及珠寶博物館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非凡歷程。同時,作為中國地質大學黃金珠寶校友會(籌)執行會長,王館長生動且詳盡地闡述了中國地質大學與深圳珠寶產業聯動的珍貴過往,使得此次參觀活動成為了一場專屬“地大人”的深度文化盛宴。
星空隧道里的 “地大人共鳴”
當踏入珠寶博物館,隨即進入一條漆黑的通道。剎那間,大量流星在震撼的音樂聲中從參觀者身體兩側飛速掠過,仿若穿越時空,參觀者宛如置身于一條璀璨的星空隧道。隧道兩側,星河流轉,使人仿若觸摸到日月流轉的印記,真切感受寶石歷經千年的形成歷程。校友們在產生心靈共鳴的同時,不禁感慨時代賦予“地大人”的使命,堅定決心譜寫“上天,入地,下海,登極”的地質壯麗篇章。

“知遇·匠心”設計師原創作品聯展
本次展覽以“與萬物對話、與匠心共鳴、與時代同頻、與知者相遇”為線索,引領觀眾走進珠寶,了解珠寶從材料到工藝,從文化輸出到匠心設計的完整旅程。近200件參展作品均以原創為核心,融合新材料、新工藝與新思維,或根植傳統文脈,或回應城市精神,或落地國潮時尚,或前瞻未來世界,共同詮釋東方審美的當代魅力。
珠寶從未遠離時代,它始終與人文、科技和社會同頻共振。展出的作品既從東方哲思與傳統美學中汲取靈感,以現代設計語言重新詮釋文化內涵;也積極回應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多元文化等時代議題,借助科技與跨界的創新融合,不斷拓展珠寶的邊界。珠寶不再只是裝飾,而是記憶的容器、情感的紐帶與技術革新的折射。
珠寶,始于物,臻于藝,歸于心,成于遇。它跨越時空的界限,串聯起自然的饋贈與人類的創造,在時代的脈搏中完成物質的升華。它關乎美,卻并不止于美;它訴說永恒,更銘刻當下。


地大校友獲贈《水貝傳奇》新書
在參觀臨近結束之際,深圳珠寶博物館館長王振特意為中國地質大學校友們安排了《水貝傳奇》新書贈閱活動。《水貝傳奇》由深圳珠寶博物館館長王振擔任主筆并統稿,系羅湖區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研經費項目的重要成果。王振在發布會上介紹,該書全面梳理了水貝珠寶產業歷經40余年從“制造基地”邁向“創造高地”的輝煌發展歷程,堪稱“一部中國珠寶人的奮斗史詩”。全書包含產業歷史、品牌演進與材料科普三大篇章,既從全球視角聚焦水貝黃金珠寶產業的開拓進程與重大事件,又通過多家代表性企業的真實案例,深入剖析其自我革新與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路徑。
“這本書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王振館長強調,“深圳水貝奮斗著一萬多名地大珠寶校友,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地大珠寶人一定能在水貝創造更多傳奇。”
校友心聲: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參觀活動結束之際,校友們圍繞擔任中國地質大學黃金珠寶校友會(籌)執行會長的王振館長展開了熱烈討論,久久未愿離去。校友們紛紛表示,“在聯展中目睹母校參與制定的珠寶行業分級標準相關展品,亦看到眾多校友及校友企業的展品,身為地大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蒞臨珠寶博物館領略原創珠寶設計的魅力,聆聽館長的專屬講解,使我們對珠寶世界的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續寫了地大珠寶人的相聚佳話”。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深圳珠寶博物館通過組織舉辦『知遇?匠心』聯展,使珠寶博物館成為聯結地大人的全新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