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公布《關于印發2023年度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B檔、C檔)獲選結果的通知》,我院特任副教授廖秀紅和博士后劉玲分別以“金剛石碳同位素的LA-MC-ICP-MS分析方法及原位微區標準參考物質研究”、“二里頭遺址出土綠松石礦源研究”獲批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C檔資助和B檔資助。
“金剛石碳同位素的LA-MC-ICP-MS分析方法及原位微區標準參考物質研究”旨在為金剛石的C同位素分析測試提供一種更為方便、靈活與經濟的原位微區測試方法,助力更為廣泛的金剛石C同位素組成研究。此外,隨著金剛石合成技術的發展與持續改良,人工培育鉆石從外觀上愈發接近于天然鉆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珠寶市場上“合成”冒充“天然”鉆石進行售賣的信任危機。本項目有望助力珠寶學院從同位素地球化學的角度,凝練出一種對天然鉆石與培育鉆石進行鑒別的新思路、新技術。
“二里頭遺址出土綠松石礦源研究”依托于楊明星教授主持的與綠松石相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立足于完善的出土綠松石礦源研究數據庫,通過將考古學、玉石學與地球化學有機結合,旨在解決二里頭遺址出土綠松石礦料來源問題。
據悉,自2023年起,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更改博士后人員資助方式,首次設置“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開始實行分檔資助,分為A、B、C三檔。其中A檔為“博新計劃”,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28萬元,另外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配套8萬元科研啟動經費;B檔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8萬元;C檔資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2萬元。資助期均為2年。(通訊員 熊妮 廖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