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黨委書記薛保山,李舉子教授科研團隊,《寶石和寶石學雜志(中英文版)》編輯部主任黃藝蘭一行在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與北京工美集團、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舉行《提高足銀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及其工藝應用研究》科研項目簽約儀式。北京工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段體玉,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晶晶,副院長秦思,研究員陳南,北京工美造辦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博(主持工作),副總經理張瑩,產品總監邢昊等參加簽約儀式。院長王晶晶主持會議。段體玉、秦思、李舉子分別代表集團、研究院和院校簽署項目協議。


王晶晶院長對三方合作背景及項目情況作簡要介紹。她表示:北京工美集團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己任,多年來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勛獎章的設計制作任務,享有“國禮造辦”之美譽,是北京乃至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具有自主創新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作為北京工美集團的核心設計單位,也曾承擔多項國家級及省市級重大設計任務。而銀材料的氧化變色是國禮和勛獎章制作過程中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
王晶晶院長指出:李舉子教授團隊長期從事首飾貴金屬材料研究,在貴金屬材料及工藝領域有著深厚的研究基礎和實踐經驗。基于此,合作三方致力于共同開發出在正常自然條件下具有明顯抗氧化抗硫化性能的足銀材料,同時確保抗氧化抗硫化足銀材料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黨委書記薛保山發表講話:第一,感謝北京工美集團、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對學校和珠寶學院李舉子教授團隊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學院將從人才、物理空間、設備等方面對該項目大力支持,保證項目順利結項;第三,發出邀請,歡迎工美集團和研究院一行到珠寶學院實地考察,在產、學、研及科研建設平臺等方面開展合作。工美集團大師云集,歡迎他們到學院講學,傳經送寶。

北京工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段體玉總結發言,他先對珠寶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其后指出:北京工美集團的產業結構較為齊全,涵蓋資源、設計、工藝、檢測、博物館、院校等,是一個產業鏈較為全面的集團,并具有很強的產品轉化能力;國禮服務于國家形象、國家戰略,是中國文化的物質載體。傳統工藝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和精神財富,國禮的制作需要使用傳統工藝,但傳統工藝需要科技賦能,并將科技融入材料、傳播方式等,實現創新發展。工美集團現踐行“科技工美、時代工美、產業工美、智慧工美”,該項目的落地就是“科技工美”的具體體現;院校、集團發揮各自優勢,實現產教融合,院校提供科技支撐,集團做好產業轉化,不能將成果轉化在圖書館,而要實現其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隨后,段董事長對銀材料補口類型、表面鍍層的優缺點、各種銀產品的使用場景和質量要求進行了非常專業的介紹,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指出了明確方向。最后,他對與珠寶學院的項目合作進行了展望,希望將該項目成果轉化為市場所需產品,實現其應有的科研價值。

贈送國禮或授予勛獎章是外事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國禮、勛獎章不僅是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應該是彰顯我國科學水平的成果。一種新材料的誕生,一項技術難題的克服,都可能為整個行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革。該項目有利于解決國禮、勛獎章制作對于銀材料使用的現實需求。進一步而言,該項目的推進也有助于首飾行業乃至工藝美術行業在國際市場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通訊員 黃鈺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