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 20 間教學實驗室電子信息牌門禁系統全部安裝完畢,正式啟用全新智能管理模式。這一項由學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統籌推進的便民舉措,不僅讓師生上課、實驗操作的便捷性實現“質的飛躍”,更以數字化手段為實驗室精細化管理注入新活力,為高質量實驗教學開展筑牢硬件根基。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建設科的吳杰老師了解我院實際情況后,主動對接,多次到我單位教學實驗室實地調研——從記錄不同樓層實驗室的安裝布局,到統計各時段課程使用情況,再到收集師生對門禁操作的建議,最終結合我院實驗室情況,量身定制“電子信息牌 + 智能門禁”一體化解決方案。
安裝過程全程秉持“不影響教學”原則,將線路改造、設備安裝等工作集中安排暑期進行。調試階段,技術人員更是逐間實驗室測試門禁靈敏度,小到屏幕亮度調節,大到信息分類顯示,均反復與我院實驗室負責人溝通確認,短時間內高效完成 20 間教學實驗室的全流程部署。

如今走進我院教學實驗室,門口的電子信息牌已成為師生交口稱贊的“智能管家”,屏幕上清晰標注著實驗室編號、實驗室負責人姓名及聯系方式,點擊“設備信息”模塊即可查看各類儀器數量與情況,老師們通過系統后臺就能完成數據實時更新。同時,門禁系統與校園一卡通無縫對接,師生刷卡即可快速進入實驗室,徹底告別“等開門”的麻煩。目前其余功能還在調試中,預計國慶假期后實現使用。
此次電子信息牌門禁的落地,是學校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下沉服務、破解基層教學難題的生動實踐。下一步,我院將持續收集師生使用反饋,與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保持密切溝通,共同推動教學實驗室管理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邁進,為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供堅實保障。(通訊:滕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