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為深入探索數字技術賦能玉雕產業的新模式,了解玉石產業戰略發展的新業態,進一步發揮“政企校”的聚合聯動優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玉雕數字文創設計人才培訓》項目在珠寶學院院長尹作為教授的帶領下赴鎮平縣開展實踐考察學習活動。
此次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調研,從產品設計、文化導向、歷史傳承、時代責任等多層面,對“如何進一步發展具有時代特色、中國特色的玉雕產品以及文化產業發展問題”展開了深入地探討,讓學員深入了解了南陽鎮平全產業鏈玉文化智慧產業基地、鎮平玉雕文化與“玉+”戰略等實施成果,以期對于學員后期的設計和發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項目團隊與鎮平縣政府座談交流合影
活動期間,團隊先后到“玉之友”、“玉博苑”、“瑪瑙巷”等多個玉器市場進行了實地考察。同時也調研了南陽鎮平的玉雕產業集群——玉雕大師創意園、玉石智谷產業園、鎮平縣珠寶玉石文創中心、嘉豪珠寶供應鏈等涵蓋全產業鏈的項目基地以及南陽工藝美術職業學院礦晶博物館、漢畫館等。學員們通過近距離地觀察和學習,了解了玉雕藝術家如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數字技術相結合,創造出獨具匠心的玉雕作品。同時,也感受了當前的玉石市場環境,親身體驗到了南陽玉雕文化的魅力,為進一步優化未來的玉雕文創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創意基礎。

“玉雕數字文創設計人才培訓”采風團隊在玉雕大師創意園合影

學員在“紫綠瑪瑙雕刻技藝展示館”的學習現場

學員在“玉之友”市場進行調研

學員在大師館調研學習

學員參觀礦晶博物館

學員在專業人士引導下參觀黃山遺址
實踐學習過程中,團隊用鏡頭記錄了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用對話收集了當地從業者的新風貌新期待,充分挖掘了玉雕技藝在古老與現代中交織、傳承與創新共融的獨特魅力。
項目負責人尹作為表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今后將依托該項目充分發揮“政企校”的聚合優勢,利用當代的設計語言和應用場景來進行玉雕數字文創設計,為未來玉雕產業的發展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文創產品,為推動文旅事業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玉雕數字文創設計人才培訓》項目由2024年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承辦,招募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30名玉雕數字文創設計人才參與培訓,目前已結束第一階段集中授課。此次活動是該項目的集中實踐考察學習階段,后續將圍繞玉雕數字文創產品的設計和實物的轉化開展工作,并預計12月在武漢進行成果展。(通訊員、攝影陶逸飛、王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