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建有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四個碩士學科/專業:寶石學、材料與化工程(寶石材料)、設計學(湖北省重點學科)、藝術設計,一個博士學科/專業:寶石學;三大中心:武漢市地大珠寶生產力促進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珠寶首飾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科研平臺“珠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院高度重視實驗室建設管理,配備近3000平方的各類教學和科研實驗室場所,擁有價值近3500萬先進的珠寶教學和科研儀器、手工藝制作設施與先進制造設備,嚴格實驗室安全管理規范,秉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積極推進實驗室安全教育,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實驗室安全工作部署和學校安全治理工作精神,不斷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將安全教育內容有機的滲透在實驗室課程中,系統化、專業化的構建珠寶學院實驗室安全教育體系,切實保障師生實驗安全。
一、夯實責任、加強管控,健全實驗室安全責任體系
為切實加強實驗室各項工作的管理,在安全前提下提高教學和科研質量,珠寶學院實驗中心根據《高等實驗室工作規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易致毒化學品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文件要求制定并印發了《珠寶學院實驗室安全管理總則》,根據實驗室技術規范相關要求完成了實驗室分類規章管理制度的匯編和修訂;珠寶學院實驗室管理實行“學院、系、實驗室、教師”四級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制,層層細分崗位職責,強化各級崗位責任;成立實驗室安全巡查組,每月2次常態化實驗室安全自檢,每日三次天然氣管道氣體漏氣點隱患排查;化學實驗室落實“五雙”安全管理制度,明確所有危險設備的使用臺賬管理等。珠寶學院以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等工作為抓手協同推進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實驗室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和規范化。


珠寶學院安全巡查組例行安全檢查、首飾系天然氣管道漏氣隱患每日排查
二、科學部署、加強警示,促進實驗室安全管理效能
為營造一個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實驗室環境,達到“科學、規范、安全、高效”的目的,珠寶學院實驗中心對珠寶學院所有實驗室進行科學、全面的安全環境布置,進行安全風險級別分類管理,細化實驗室安全責任人員、設備類別、危險源等信息,目的是實現對實驗室風險的精準管控。實驗室內外突顯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重點安全標識等,專用滅火器、緊急醫藥用品等基礎保障到位,針對機械實驗設備制定專業的安全操作規程及安全隱患警示牌;天然氣等特殊實驗設備除每年度安全操作培訓、實時監督警示外,還配備了三套可燃氣體監測報警裝置,全方位的進行監測、防控和排查;化學實驗室配有通風裝置,緊急沖淋裝置及洗眼器等,盡全力對可能的突發情況做到全面防護,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珠寶學院首飾系實驗室上墻安全管理制度及重點安全標識


珠寶學院首飾系實驗室基礎保障設施及緊急沖淋裝置
三、加強教育、提高意識,筑牢實驗室安全防線
為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及財產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意識,強化“隱患就是事故”的安全底線意識,珠寶學院實驗中心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各方合力確保實驗室正常運行。
1.認真組織新生、新進教師參加學校實驗室安全準入考試,強化教師安全管理職責,提高師生安全操作意識,促使師生養成良好實驗習慣;
2.開展新生安全理論講座,錄制專業實驗室安全規范教育視頻,對實驗室工作中防火、防盜、防電、防水等基礎問題、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實驗室工作流程、實驗室環境安全及應急防護措施等進行詳細講解;


珠寶學院首飾系副主任任開老師講解實驗室安全管理與規定
3.針對新生開展實驗室機械設備操作培訓,演示所有機械設備的正確操作方法,確保每位同學在進行專業實驗前理解實驗原理、熟練操作方法、明晰實驗操作時有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珠寶學院首飾系實驗室教師楊少武、李峰老師講解首飾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項
4.所有實驗課程嚴格執行課前安全知識講解模塊,簽訂實驗室安全責任承諾書,確保上課學生明晰各項危害人身安全的行為;


珠寶學院首飾系任課教師閆政旭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實驗室安全知識
5.聯合武漢市天然氣公司開展實驗室天然氣知識科普以及應急措施演練。邀請化工專業技術教師講解危化品的管理及使用方法,確保所有安全信息的專業性和準確性。

天然氣公司安全技術顧問王雪晴老師講解天然氣安全使用方法及應急預案
實驗室是學院進行教學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人才和產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場所,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學院穩定和發展的關鍵。只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機制上形成合力、管理上嚴格規范、宣傳上全面得力、檢查上細致到位,做到群防群治、齊抓共管、消除隱患,才能創造促進工作、學習的良好的實驗室環境,為學院辦學提供安全保障。(通訊員 彭冰聰 攝影 滕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