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之聲通訊員冮晨昕)10月21日,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湖北竹山綠松石綜合藝術人才培養項目” 成果展在“武漢客廳”開展。該項目是我校首次獲批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其成果展將持續至26日。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姜大明,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會創會會長壽嘉華,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校長王焰新等參加了開展儀式。

周鐵農(左二)等參觀綠松石項目成果展
開幕式后,嘉賓們來到展廳觀看了綠松石項目成果展,并與學員針對作品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和探討。

趙少華(左二)參觀項目成果展
10月22日,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少華參觀了項目成果展。校黨委副書記成金華,珠寶學院院長楊明星、藝術傳媒學院院長桂宇暉及珠寶學院年輕教師一同參觀。
項目負責人、珠寶學院首飾系主任張榮紅教授介紹,該項目歷經120余天緊張的集中理論授課和創作實踐,使學員在藝術修養和創作水平方面獲得了明顯提高,完成了項目研究目標和培養任務。她表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組始終堅持傳統文化內核與現代表現形式互相貫穿的總體方向,藝術素養和生活美學相融合的實施思路,綠松石材質與其他材料、工藝有機融合的綜合技法,倡導因材施藝、弘揚傳統文化、提升公眾審美意識、構建綠松石產業發展的產品體系、助推中國珠寶產業創新,并進一步實現文化扶貧的目標。在隨后觀展過程中,張榮紅逐一介紹了學員們作品的創作思想和形式技法表現。
趙少華對學員們豐富的創作靈感和創新意識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國家藝術基金設立的目的就是要培育一批懂藝術懂創作、有發展前景的優秀青年人才。她希望我校能發揮學科優勢,繼續帶領學員與珠寶產業深度融合,創造出更多的傳世精品;年輕教師以創新為己任,教育并影響學生共同承擔創新藝術設計的時代重任。
據悉,綠松石是湖北竹山的特色玉石資源,長期以來作為大眾消費的熱點,是傳統玉文化的重要載體。但整體而言,綠松石的藝術創作水平偏低,不能很好地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通過國家藝術基金綜合藝術創作人才培養項目的實施,對提升綠松石的藝術創作水平,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美學融于一體,充分發揮珠寶學院對寶玉石材料的理解及設計優勢,并且進一步有效利用本省綠松石礦產資源、服務發展地方產業經濟、更好地服務現代大眾審美需求、進一步樹立文化自信的目標而言,有著重要的文化和經濟意義。
(地大之聲)
媒體鏈接:http://www.cug.edu.cn/info/10506/90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