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大新聞網訊 (通訊員 曹佳樂 攝影 孫彥欽)7月5日,湖北省發展智庫懇談會2025年第四場在我校舉行。會議以“智匯長江·點石成金”為主題,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書記賈春曲,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我校黨委書記劉杰出席會議并致辭。與會專家學者立足湖北深厚的珠寶文化資源優勢,聚焦“新消費、新文旅、新經濟”三大方向,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湖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產業倍增與文化創新戰略,服務湖北支點建設。
我校副校長胡守庚主持開幕式。
賈春曲在致辭中指出,湖北地處我國承東啟西、聯通南北的關鍵位置,在國家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具有得天獨厚、稟賦天成的優勢。希望與會的領導專家和行業同仁,積極建言獻策、深入交流,共同為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注入強勁動力,為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實落地提供智慧支撐,以實際行動守護長江安瀾、謀求共贏發展。
劉愛國表示,當前我國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變革,珠寶文化產業是兼具投資屬性、文化價值與消費升級潛力的獨特產業形態,是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文旅融合的天然增長點。湖北有資源、文化和人才優勢,非常有必要也有條件加速發展珠寶文化產業,打造輻射全國、享譽全球的珠寶之都,推動中國寶谷邁向世界寶谷。
劉杰在致辭中強調,支點建設是新時代荊楚奮進的鮮明坐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的戰略使命。我校愿以教育之力、科技之力、人才之力,深度融入湖北發展大局,為湖北支點建設夯基壘臺。希望本次會議取得豐碩成果,達成良好共識:一是整合治理資源,創新合作機制,構筑產業創新基礎設施;二是堅持多學科融合創新,圍繞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開展靶向攻關;三是打通政產學研用協同鏈條,協同打造千億級珠寶科創文創融合示范區,奮力走在支點建設前列。
我校珠寶學院院長尹作為主持專家主旨報告環節。專家學者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結合實踐經驗,聚焦“新消費、新文旅、新經濟”三大方向,進行了主旨發言和交流分享,為湖北支點建設獻計獻策、探索實踐路徑。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張平表示,當前湖北正處于服務國家發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關鍵階段,我們應當錨定支點建設的精神根基,激活綠色發展的地質智慧,培植鄉村振興的文化沃土,圍繞好文化融合,賦能鄉村鑄就支點的時代課題。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原主任連輯強調,湖北支點建設具有時代意義、戰略意義,當在物質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思想文化的角度挖掘社會精神潛力,以玉所具備的“仁、義、禮、智、信”五德,深耕湖北的文化沃土、精神良田。
湖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張斌立足珠寶玉石產業,從新消費、新文旅、新經濟的角度指出,要關注市場分化、消費變化、培養文化、時尚活化與產業轉化,整合資源,匯聚珠寶行業動能,對支點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葉志斌建議,結合湖北資源稟賦發展綠松石產業,賦能珠寶人才教育培養模式的創新,深度挖掘玉文化,推動文旅產業與寶石產業的融合發展。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傅才武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我們應當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數字文化領域技術創新,深化體制改革,改造傳統的文化行業管理結構,釋放文化產業發展的澎湃動能,助力湖北支點建設。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林漢武表示,湖北坐擁九省通衢之便,千湖之省之運,中國寶谷之基,其貫通全面、輻射中部的戰略稟賦,將為打造珠寶文旅融合示范高地筑牢堅實的基石。
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何小林建議,湖北“新經濟”建設要優化經濟產業布局,打造產業引領型、龍頭引領型、創新引領型大企業集團,筑強產業鏈條,發揮科教人才優勢,促進產學研一體融合。
湖北文化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釗指出,湖北的新文旅發展要注重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創新文化產品,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標桿;新消費的崛起會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新經濟發展要重視數字文化產業,培育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化平臺企業,探索文化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實體化建設。
湖北金銀珠寶商會會長、我校珠寶學院教授楊明星在報告中介紹了中國珠寶產業的發展、湖北綠松石產業的崛起、中國玉文化的內涵,希望與會領導專家協力推動湖北珠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珠寶產業創新高地,服務國家需求與人民需要。
本場懇談會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我校主辦,我校珠寶學院、中煤水文局集團、北京玉器廠有限責任公司承辦。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的專家學者和負責人等六十余人齊聚一堂、集思廣益,為湖北支點建設謀今思遠、獻智出力。(編輯 孫彥欽 審稿 尚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