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在東教樓B020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級青年英才入選者郭長江研究館員,以《考古鑄史——曾世家》為主題,為在場師生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的學術講座。
郭長江副院長從曾國的基本概況、考古發現、曾侯編鐘、曾隨之謎、建立世系、考古鑄史等六個方面,系統梳理了曾國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他詳細闡述了曾國考古從證經補史到考古鑄史的發展歷程,并展示了各時期曾國歷史與文化特征。曾國位于今天湖北省隨州市一帶,周代將曾國分封于此,曾國從西周早期立國到戰國中期滅亡經歷了700年的發展歷史。根據年代序列,將曾國歷史劃分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戰國時期六個階段,并全面介紹了每個階段的曾國墓地情況、考古發現、研究價值。郭長江副院長對曾國的考古發現進行了深入解讀,從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的發掘開始,到葉家山、擂鼓墩、文峰塔、郭家廟墓地等一系列曾國考古發現和研究,逐漸勾勒出曾國的歷史發展脈絡。考古資料顯示,自1978年曾侯乙墓發現以來歷次考古發掘至少發現了13位曾侯,因此,曾國也被稱為“挖出來的諸侯國”。通過講解,曾國的歷史從傳世文獻記載不明,到通過考古發掘構建完整清晰的歷史發展脈絡,給我們揭開了曾隨之間的秘密。
本次講座不僅為聽眾揭開了曾國歷史的神秘面紗,也進一步推動了我院與考古學、歷史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珠寶學院將繼續支持并舉辦此類高水平的學術活動,以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通訊員及攝影 劉懿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