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如何利用藝術引領西部中小學生塑造良好心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組建了“靈韻匠心”暑期社會實踐團,趕赴恩施巴東縣水布埡鎮長嶺中小學,開展以珠寶手工、大漆漂彩等為主題的藝術療愈活動,幫助當地學生建立對未來的信心與良好心態。

7月10—13日,實踐團成員分別為長嶺中小學3個班級的80名學生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并帶領學生們進行手工串珠。實踐團成員將串珠材料分發到每位學生手中,隨后詳細地講解了制作串珠的步驟與要領,選珠子、引線、串珠、捆扎......志愿者一邊講解,一邊手把手教學生們制作。手工串珠活動看似簡單,實則步驟反復,非常考驗記憶力、應變能力以及耐力,同學們很快掌握了串珠技巧,把一顆顆小珠子串成“獨一無二”的手鏈。不一會兒,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串珠作品就呈現在大家眼前。
實踐團成員進行了制作漆扇的講解、示范,只見彩漆漂在水面上,形成發散的色塊,極具生命感和隨機性,在水面上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圖案。一把把白色的扇子,浸入漂漆中,像被施加了魔法一樣。孩子們很快就掌握了漆扇的基本制作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經過1個小時的努力,制作出了一把把精美的漆扇作品,切身感受了一次色彩流動的美學。
活動現場,學生們興高采烈地展示了自己的串珠作品和漆扇作品,并分享了制作心得和體會。

六年級張瑤欣同學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學到心理知識,還讓我感受到手工制作的藝術魅力,體驗了獨特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主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團委副書記郭小玉,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劉陳陵,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周婧瓏、楊麗醫生進行了專業指導。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通訊員:?湯凡渺 楊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