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7日上午,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副院長張榮紅教授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邱春林教授來我院作題為“手工藝傳習過程中的機會技術”的學術報告。湖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長范國忠,珠寶學院院長尹作為出席,珠寶學院部分師生參加了報告會。張榮紅教授主持報告會。

張榮紅教授主持
邱春林教授圍繞“機會技術”這一核心概念,向在座的師生作了深入淺出的精彩講述。系統介紹了手工技藝傳習的方式,闡釋傳習過程中手工基礎技術的獲取、基礎技術提高的時間成本和效率、保持手工技藝持續發展勢頭潛能等問題。邱春林教授指出,“機會技術”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特指某些原本屬于個人的手工技藝經過社會化之后,成為容易獲取的、人人共用的技術知識。邱教授通過梳理解讀手工技藝的內涵以及從手工技藝中離析出技術知識的傳統做法,探討藝訣、工具和過往的人造物作為機會技術的可能性,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需要正視的文化悖論。

邱春林教授授課現場
尹作為教授講話。他指出,珠寶設計者心中要有藝術,要有文化,要有科技,而且要讓它們之間相互融合。要多鑒賞優秀作品,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多讀優秀書籍,增加自己的知識閱歷;多做科技實驗,從總結經驗提升技術能力。

尹作為教授發言
邱春林教授與在座師生進行熱情互動,一一解答了師生提出的疑問。此次報告,讓師生對手工藝傳承過程中所面對的藝、技、道之間的相互關系有了全面的認識,深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闡釋與保護的理解,進一步激勵師生講好非遺故事,推動非遺活態傳承。(通訊員及攝影 朱迎超)
邱春林教授簡介:
邱春林,先后考入廈門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出版專著《設計與文化》《20世紀中國工藝美術史》《傳統技藝保護論集》 等13本,發表論文和文藝評論140余篇。主持2項國家社科藝術學重點課題,4項省部級課題。兼任文旅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及督導專家,國家藝術基金評申專家,住建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專家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特聘副會長等職。獲“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個人〞“2021年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