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7月18日,美好“石”光 和合生輝——地大師生首飾作品展在江漢區文化館成功開展,近80件師生原創首飾設計作品和手稿將在這個美好的夏季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美的視覺體驗和心靈感受。本次展覽由武漢市江漢區文化和旅游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主辦,武漢市江漢區文化館、珠寶學院首飾系、珠寶學院珠寶檢測中心、珠寶學院志愿者協會承辦。

圖 1 美好“石”光 和合生輝展廳

圖2 居民參觀美好“石”光 和合生輝展覽
在開展儀式上,珠寶學院黨委書記薛保山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對成功開展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學院以培養高級珠寶專才為己任,注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同時緊跟時代潮流。師生們的原創作品運用古典元素和傳統特色,充滿科技靈光和時尚藝術氣息,展現出卓越的工匠精神。

圖 3 珠寶學院黨委書記薛保山致辭
首飾系汪曉玥老師講話,她介紹了部分優秀展品的精巧構思和文化意蘊,為市民朋友更好的觀展及提升觀展體驗做了很好的導引。

圖 4 首飾系汪曉玥老師講話
入展作者代表徐婧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她講述了作品背后的創作靈感和藝術追求,與觀眾們分享了自己在設計與制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圖 5入展作者代表徐婧競分享創作心得
珠寶學院教授、博導楊明星也應邀為到場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講座。楊教授以其豐富的學術經驗和專業知識,對各類型的珠寶投資與收藏進行了深入解析。他分享了各類珠寶產生的來源、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向觀眾們展示了珠寶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楊教授提出,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珠寶的投資和收藏也發生了演變。從注重藏品材質,到注重藏品形狀,再到注重藏品文化意義,珠寶行業的繁榮不僅代表著人們對美的追求,更象征著我們文化的豐富和自信。

圖 6 珠寶學院教授、博導楊明星講座
展覽開展的當天,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寶玉繪夢志愿宣講團還開展了“繕石洄光,連珠集雅”系列志愿活動,為廣大市民朋友們提供了首飾修復、珠寶講堂、串珠體驗等服務。珠寶學院的學生們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更具趣味性和體驗感的方式,將珠寶文化傳播給市民朋友們。他們巧手修復了氧化變黑的銀飾,使之煥發出新的光彩;他們巧妙修整了變形的戒圈,使之煥然一新。前來體驗游玩的轄區居民對于這些志愿者們的細致服務和專業技能贊不絕口。


圖 8 志愿者引導小朋友串珠

圖 9 珠寶學院志愿者修復首飾中

圖 10 珠寶講堂現場圖
“美好‘石’光 和合生輝”首飾作品展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珠寶學院師生們傳遞珠寶文化與藝術魅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展覽和志愿服務的開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的師生們將繼續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文藝發展與文化建設貢獻力量,傳承并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珠寶藝術的美好和文化的豐富。(通訊員 陳漢英 劉浩城)

圖 11 全體到場嘉賓合影

圖 12 珠寶學院師生黨員、珠寶學院志愿者協會合影
媒體鏈接:http://www.appwuhan.com/folder1/folder8/2023-07-18/522554.html?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52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