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我院2001屆畢業生劉娟榮獲此殊榮。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等機構于2004年共同設立,是中央批準設立的唯一面向廣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獎項。迄今為止,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已評選表彰了18屆,共有184名優秀女科技工作者,以及15個女科學家團隊獲獎。
劉娟,1997年到2001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專業就讀,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04年于北京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于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0年于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開展博士后工作,2010年至2013年于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任科學家。2013年開始于北京大學任職,現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9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曾榮獲“侯德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同時擔任國際地學高影響力專業期刊GCA、GPL、Mineralogical Magazine副主編、國際礦物協會(IMA)納米礦物學專業委員會主席和評獎委員會委員。

多年來,劉娟圍繞礦物-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驅動地表元素循環機制展開了多學科交叉的系統研究工作,以地表環境中常見的含鐵礦物為切入點,建立了量化礦物-微生物界面電子傳遞過程的研究方法,揭示了礦物形成轉化與微生物呼吸代謝的內在聯系,為開發礦物-微生物協同作用在資源開發利用、污染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中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現在,劉娟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深時鐵錳礦物-微生物共演化的能量基礎與分子機制”的重大研究項目中,探尋礦物和微生物相親相愛的協同演化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