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同心藝力團隊前往武漢市蔡甸區同心村,開展了“絲線交織生活,指尖傳承漢繡”志愿服務漢繡教學活動。

同心村漢繡傳承體驗課大合照
課堂開始,團隊成員李沛竹同學為村民宣講漢繡的歷史文化知識,展示優秀的漢繡作品,以圖文并茂的課件讓大家領略非遺漢繡獨特魅力。同時她點明本次活動的深層目的,將鄉村振興與本次漢繡課堂聯系起來,為村民講解團隊漢繡到鄉村振興的路徑規劃。
隨后,團隊邀請到2020年湖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年手作藝術家楊淑君作為課堂主講人。楊老師耐心細致地為大家講解起針、收針、滾針等基礎針法,以及各種刺繡中的實用小技巧。村民們在楊老師和團隊的指導下,在一針一線中描繪由團隊共同設計的三足金烏、荷塘月色、青竹蝶舞三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圖案。

楊淑君老師為村民講解針法
此次體驗課,村民紛紛表示這是一堂十分有趣、有意義的課堂,體驗漢繡手工藝的樂趣,感受荊楚文化的熏陶,一整天認真完成漢繡團扇的經歷讓自己收獲感成就感滿滿。楊淑君老師最后強調,未來以漢繡拉動各地鄉村振興的模式極具前景,此次活動應當是同心藝力團隊助力鄉村振興項目的信號彈,對后續的活動打響號角,點亮前路。(通訊員 謝雅億 攝影 楊淑君 郭憶文)

村民認真地完成漢繡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