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票公益金資助——中國福利彩票和中國體育彩票、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6月20日,2022年國家藝術基金《基于荊楚文化青銅器和綠松石的文創產品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開班。該項目由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承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副院長張榮紅教授擔任項目負責人。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二級調研員彭蓉、華中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黃朝暉、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館長方志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一級主任科員陳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副校長王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儲祖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學技術發展院副院長郭海湘等嘉賓出席了此次開班儀式,該培訓項目授課導師及全體學員參加開班式。開班儀式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黨委書記薛保山主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常委、副校長王華致辭。他代表學校向出席開班儀式的領導、專家及所有學員們表示歡迎,他簡要介紹了學校和珠寶學院的發展歷史,指出要堅持以力求上進,與時俱進為發展方向,堅持特色性發展、內涵式發展、高質量發展,著力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水平人才。他要求參訓學員要珍惜學習機會,深刻認識文化創意產業重要意義和支撐作用,要互學互鑒、交流思想,開拓思路、匯聚創意,努力創作優秀作品,通過文創產品移動載體持續輸出湖北優秀荊楚文化的當代價值觀,為促進荊楚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貢獻,讓廣大人民群眾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項目負責人張榮紅教授介紹項目有關情況。她指出《基于荊楚文化青銅器和綠松石的文創產品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的宗旨是圍繞文化自信,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為指導思想,充分利用我們湖北作為文化大省、擁有燦爛深厚的基礎文明的優勢,深度挖掘荊楚文化中典型的文物所蘊含的文化和審美,應用當代的設計語言和當代的應用場景來進行文創產品設計,繼而促進湖北文旅事業發展,推動湖北文創產業轉型升級。

學員代表、武昌理工學院教師黃俊發言。他提出作為教育工作者及工藝美術師要起到先鋒作用,在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堅持傳承藝術精髓、弘揚中華文明的目標,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努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項目評審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黃朝暉,認為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需牢牢的把握文化活態傳承的研究宗旨,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傳統文化順應時代的發展獲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項目評審專家、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館長方志凌希望本次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訓項目的學員們通過培訓能夠提升“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資源的精神內涵,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的當代文創產品設計意識和“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創作能力,成為文創設計領軍人才。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彭蓉處長指導講話。她指出,國家藝術基金是藝術教育的助推器,對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豐富社會藝術領域成果、推動國家文化體制創新有重要意義。她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和指導教學實踐,堅持以“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為目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珠寶學院要發揮好專業優勢,按照國家藝術基金相關制度辦法規定,切實把項目組織好,實施好,辦出成效,為國家培養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創新應用人才。

據悉,《基于荊楚文化青銅器和綠松石的文創產品創意設計人才培養》項目第一階段集中授課為期30天,課程主要包括“文化與審美、設計和工藝、心理與營銷”三大模塊,以集中授課、項目交流研討、采風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訊員 謝媛 攝影 劉浩辰)

媒體鏈接:https://voice.cug.edu.cn/info/1032/20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