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在武漢揭牌
光明日報客戶端夏靜2021-11-25 14:59
弘揚工匠精神,努力為國爭光。
11月24日,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珠寶加工項目中國集訓基地在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揭牌。活動同期舉行了第二階段集訓開幕式,全國五強隊員將在新基地開展為期20天的集訓。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技能賽事的奧林匹克”,是全球水平最高、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職業(yè)技能競賽,也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yè)技能的重要平臺。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于2022年在上海舉辦。此前,珠寶加工項目中國集訓隊首階段選拔賽于11月初在廣州進行。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副校長王華介紹,為辦好此次武漢集訓,珠寶學院師生在集訓的技術文件、賽程安排、設備工具、裁判、賽場布置、后勤服務等各方面,全面對標世界技能大賽標準,做了精心籌備。他希望集訓隊員和各位青年學生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增強核心競爭能力,踐行技能報國。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院長尹作為說,“我們一定竭盡全力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本次國家隊的訓練工作,為他們贏得獎牌為國爭光盡一分力量。”
牽頭基地負責人、廣州南華工貿(mào)高級技工學校副校長吳華洲表示,這是我國該項賽事在世界技能大賽上第三次亮相,每一個項目都要保持上一屆水平,力爭進步,珠寶加工項目具備沖擊金牌的實力。
記者走進集訓基地,選手們正在忙碌訓練中。鋸切、鍛打、焊接、鏨刻、酸洗、拋光……他們正按照圖紙設計并制作一套工件,在1毫米厚的銀箔上刻花,巧手慧心的他們在方寸之間呈現(xiàn)出了萬千氣象。
曾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的選手管凱鴻坦言,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手會酸痛,如果不咬牙堅持,一不留神就會鋸偏,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剛開始會有些枯燥,當一件件成品做出來又覺得很有成就。自己堅信,只要心懷匠心,精益求精,每一次的磨練都會帶來回報。

管凱鴻切割鋁箔。晏華華/攝

羅俏媚測量材料。晏華華/攝
據(jù)了解,集訓基地所在的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珠寶學院高度重視人才技能培養(yǎng),堅持珠寶學歷教育與技能人才培訓貫通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GIC職業(yè)教育品牌,為社會輸送了數(shù)以萬計珠寶高技能人才,被譽為“寶教搖籃”。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靜 通訊員 晏華華)
媒體鏈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4ad5ee8c4cae4a34a1359f05f8c4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