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我院在云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隆重舉行珠寶學院鶴慶新華MFA傳統工藝聯合培養基地與研習工作室授牌暨校外研究生導師續聘儀式。

鶴慶縣杜海榮副縣長,寸偉六副局長,張錦清副部長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銀器鍛制非遺傳承人寸發標,銀器鍛制非遺傳承人寸光偉、王華藻先生以及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榮紅教授,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研究生導師孫仲鳴副教授等師生60余人參與了儀式。


杜海榮副縣長首先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向珠寶學院的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他表示,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是國內著名院校,緊密服務珠寶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走出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被譽為中國珠寶教育的搖籃。
鶴慶新華村素有“中國第一銀匠村”的美譽,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寸發標先生為代表的德藝雙馨的新華手藝人,堅守奮斗理想,踐行守藝初心,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指導下,不僅使鶴慶銀器鍛制技藝成為鶴慶乃至云南的亮麗名片,并且走進了當代大學生的講堂。
同時希望通過正在建設的MFA傳統工藝聯合培養基地與研習工作室,在現有的人才培養基礎上,充分發揮雙方合作優勢。
隨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銀器鍛制非遺傳承人寸發標大師作了講話。

首先,寸發標大師對遠道而來的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并且對與珠寶學院過去十年的合作給予充分的肯定。
同時,希望同學們能將現代的知識和技術帶給新華村,也希望同學們能在新華村手藝人的身上學到傳統技藝。將新華村的傳統銀器鍛制技藝與高校產、學、研、創的協同創新,發展一定會更美好!
隨后,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榮紅教授發表講話。

張榮紅副院長首先對新華村的手工藝大師們這十年來對珠寶學院人才培養的大力支持和無私奉獻表示誠摯的感謝,并寄期望于珠寶學院以專業的視野、專業的思維方式、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與新華村的師傅們達成合作,以當代的美學為出發視角,以傳統工藝的經濟振興為目的,推動傳統工藝的新發展!
在與會師生的見證下,張榮紅副院長向寸發標大師授予了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MFA傳統工藝聯合培養基地標牌和研究生導師續聘證書。同時向銀器鍛制非遺傳承人寸光偉、王華藻先生授予MFA傳統工藝研習工作室標牌,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MFA傳統工藝聯合培養基地與研習工作室授牌暨校外研究生導師續聘儀式對雙方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既是對過去合作的認同,又飽含對未來發展的期望,同時也預示著人才培養新征程的到來!(通訊員及攝影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