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武漢國際珠寶學術年會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術會議于10月30日上午正式開幕,與會嘉賓們的演講都十分精彩,干貨十足,快來看看大佬們都說了什么!

第一場會議由來自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孫捷教授進行報告,孫捷教授是博士生導師,同時也是教育部人事司人才評審專家以及中國僑聯上海青總會理事。孫捷教授專注于當代時尚與設計的策劃、實踐和研究,活躍于亞歐間高層次文化藝術的交流。

孫捷教授報告的題目為《設計的啟迪——時尚理論與首飾實踐》
首先他對于時尚創意經濟驅動的區域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然后通過介紹多位哲學家和思想家對于時尚的理論研究,提出可以從社會文化理論進行研究分析,從中找尋靈感和思路。


接著孫捷教授又提出時尚研究應該向更為廣泛的方面進行,包括涵蓋多個學科的交叉,從而為“時尚”找尋一個定義方向。最后孫教授分別從科學研究,文化研究,語言學研究以及社會學理論研究這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說明,凸顯出“時尚研究”的路徑也具有多樣性。




第二場會議由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陳芳教授進行報告。陳芳教授現任北京服裝學院三級長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文物學會紡織文物委員會理事,北京市美學學會理事。

陳芳教授報告的題目為《明代女子服飾個案研究——以“對扣”為例》。
陳芳教授在報告開始為我們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現狀,然后將會議內容具體分為“對扣”的概況、“對扣”的緣起、明代女服“對扣”流行的原因三個方面。


這次的分享讓我們了解到明代女子服飾上的“對扣”不僅是一種裝飾品,還彰顯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同時也讓我們從“對扣”的角度更深刻地學習了明代歷史和文化。


第三場會議由前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的亓利劍教授進行報告,亓利劍教授主要從事寶石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亓利劍教授報告題目為《熱壓處理橙黃色柯巴樹脂與墨西哥琥珀的譜學差異特征及其檢測技術》。
教授先為大家介紹了琥珀和熱壓處理的基本知識,后具體說明了熱壓實驗和檢測方法,講述了琥珀的研究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從多個方面介紹了現階段熱處理橙黃色柯巴樹脂的檢測問題,讓聽眾受益匪淺。

第四場會議是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楊明星教授進行報告,楊明星教授是博士生導師,兼任珠寶檢測中心主任,《寶石及寶石學雜志》編委會主任、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飾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主導綠松石相關研究15項。

楊明星教授帶來的報告題目為《淺談中國綠松石文化與交流》,匯報共分為六個部分:綠松屬性、新石器互動、夏朝國玉、商周奢華、高原瑰寶和海外綠松。讓我們從多個角度了解到這擁有9000年的歷史,12年的綠松石產業,也欣賞到了從古至今都精美獨特的綠松石首飾。




上午場的會議內容就到這里啦,看了之后是不是收獲不少呢!想了解更多的會議內容,可以關注下午場的會議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