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第二十七屆武漢國際珠寶學術年會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術年會在武漢成功舉辦。來自我校、中山大學、索菲亞地礦大學、伯明翰城市大學、盧森堡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單位的有關負責人及教授代表參加會議。我校珠寶學院黨委副書記高翠欣主持會議。

金秋時節逢雙喜,丹桂飄香迎嘉賓。本次年會中,除了舉辦多個座談會、畢業生招聘會,還邀請了數位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講座,聘請多位珠寶企業負責人作為客座教授,并簽署合作協議。

我校黨委副書記王林清表示,第二十七屆武漢國際珠寶學術年會暨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學術會議的召開意義重大。具體來說:一是啟發智慧,通過學術交流和研討,為推進中國珠寶行業轉型升級貢獻更多思路和舉措。二是傳承文化,傳承發展我國珠寶工藝,推動珠寶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三是促進合作,以需求為導向推進校企合作,培養更多珠寶行業急需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

會上,來自國內外院校的專家學者就“中國最古老玉礦采礦遺址:敦煌三危山玉礦的發現及玉料特征”“史前東南歐的寶石礦物與金器”“金屬工藝:超越材料”“變形裝飾藝術:對綴珠工藝的再思考”等議題,作了專題匯報及展示。
“通過參加本次學術年會,自己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珠寶首飾工藝基礎知識得到了更新,對珠寶設計的綜合表現技法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此行還認識了不少國內外的業界大咖,收獲滿滿。”來自珠寶學院的劉雨彤同學說。
談及下一步的行業發展愿景,王林清說,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珠寶學院圍繞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珠寶學院的長遠辦學目標,以培養高級珠寶專門人才、推動珠寶科技進步、服務珠寶產業發展為己任,各方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長足進步。希望大家以本次年會為契機,把握我國珠寶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交流行業經驗,助力行業發展。